《大象救兔子》的教案

时间:2024-11-22 20:30:27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象救兔子》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看图片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想象。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大象救兔子、音频老虎叫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猜测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讲,听听谁讲得完整、讲得生动、讲得有趣。

(出示第一张图)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动物?三只兔子在干什么?猜猜看可能发生什么事情?(播放老虎叫声音频)(出示第二张图)师:原来啊,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

(出示第三张图)提问:小兔子有没有被吃掉?到底是谁救了小兔子?

(出示第四张图)提问:大象伯伯是用什么办法救兔子的?

(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就像一座桥,小兔子就从这座桥上跑了过去。三只小兔得救了。)提问: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们都过了河,它会怎么做?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真是个坏东西,你想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结果可以有多个,待幼儿猜测后,出示第五张图)

二、尝试完整讲述故事师:现在请你们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每幅图都要讲到,看谁讲的完整。(幼儿自由讲述,并请一名幼儿讲述)你们觉得他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吗?

总结:每幅图都讲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就讲完整了。

三、引导幼儿添加角色心理活动与语言,再次讲述刚才的小朋友已经把故事讲清楚了,现在我们要给故事里的小动物加上对话和心理活动。

师:老虎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兔子会喊什么?(救命啊,救命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大象听到求救声后会说什么?(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老虎看到兔子时心里想什么?(啊!这三只兔子真肥啊,正好让我天天肚子!)老虎被大象伯伯教训了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真倒霉,兔子没吃到反而被大象喷得满脸是水。)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兔子和大象的对话以及老虎心里想的都要讲到故事里去,看谁讲的生动,你们试试看。(幼儿自由讲述,并请1名幼儿讲述)总结:原来讲故事时把小动物的样子,对话和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故事就会讲的很精彩。

四、教师示范讲述一遍。

总结: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可不能学老虎,专门欺负别人,不然,总有一天会和老虎一样受到惩罚的。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初次的微格教学中,氛围轻松愉快,同学配合默契。总体上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与要求。

但我也认识到很多的不足:

1、初次上课,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

2、互动不够,有出现空白点;

3、自己的动作表现力不足。

通过微格教学,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改正。平时应多加练习,增强自己的师范技能,争取下次准备充分,并学会灵活变通。

教学反思:

《大象救兔子》这是一个看图讲述活动。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但大班幼儿往往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听故事,而是试图借助图片去想象、思考,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并向他人讲述故事内容。新《纲要》中要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此,我通过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启发幼儿在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2

一、设计意图:

随着我爱小动物主题的开展,作为大班的孩子已不是简单地对动物可爱形象感到有趣了,他们更多交流的是动物有什么本领,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等。在经过几次活动后我有意将动物的特性融于讲述活动之中,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时,同样注意有重点讲述的要求。

讲述活动久已有之,大班讲述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学会有重点地把握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内容,有趣地讲出某个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特征和关键情节。本活动运用听、视觉相互影响的策略,帮助幼儿更准确、生动、有重点地去观察理解图片,促使幼儿详略得当地进行叙述是有益处的。

同时我在设计此活动时反思了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在于幼儿交往时常由教师一问到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开放性语言为主,还增加了孩子质疑提问的机会,让孩子在猜测、验证中增加说的兴趣。更好体现《纲要》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围绕“大象如何救兔子”的过程完整、连贯地进行讲述,

2。通过比较性的“听音”“看图”,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小兔”(四幅),及几个凶猛动物形象:虎、狼、熊、鹰等。

2。表现故事的情绪、情节的音乐磁带《兔子和虎》。

(三)活动过程:

1。运用“听”“看”,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出示四幅挂图:1、4正面;2、3反面。

(2)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词汇、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绪,并引起了解“空白图”所要表现的故事重点部分的兴趣。

(3)放音乐,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述故事“发展”部分情节的兴趣。

(4)完整地出示图片(将2、3两图翻过来)

A 、教师引导幼儿紧紧地围绕“谁救兔子?怎么救?”进行感知理解。

B、引导幼儿运用准确的描述角色动态、神态的词汇进行表述。

2、幼儿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结伴讲述。

(1)、幼儿自由结伴,根据挂图的内容讲述“大象救小兔”的故事。教师在幼儿身边倾听幼儿的讲述。

(2)、请两位幼儿分别上来讲述,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他两在讲到“大象救小兔”时什么地方讲的不一样?

延伸部分:

幼儿取桌上的角色图片自由组合,分组分角色的进行讲述练习, ……此处隐藏11786个字……次教训,也决定改正,做一只和小动物团结友爱的善良的老虎。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快乐的化妆舞会,它们知道我们小朋友也爱护动物,所以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请小朋友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面具,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

※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

第一、第二环节:我采用的是分解观察和预期结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制造悬念是激发幼儿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三幅图没有同时出示,目的是给幼儿制造悬念,为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怎样脱离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达的机会。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时,采用了遮挡图片部分内容的手段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这个环节讲述的重点就是:把大象怎样救兔子这件事讲清楚。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对话框符号,采用了角色移位、师幼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角色之间的对话,理解着急、高兴、害怕的语气语调,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支持。这个环节的讲述重点是:丰富角色之间的对话,使故事更加丰满、生动。

第四环节:我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通过教师提问和放大镜的暗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的内容,分析角色的表情,运用描述性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从而推断角色内心的想法,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观察引导,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了有效支撑,化解了讲述的难点。

第五环节:给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仅仅是让讲述活动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能抓住讲述重点,培养幼儿的提炼和概括能力。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14

活动目的:

1、喜欢参加讲述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绪。

2、学习有序观察图片的方法,尝试简单地描述人物间的对话。

3、能自由、大胆地编叙故事的情节,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连贯地讲述故事。

4、理解词语:凶狠、猛扑过去、撒腿就跑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兔子;头饰:小兔、大象各1张

2、表现兔子惊慌、高兴的图片2张,空白图1张。

3、表现与图片情绪一致的音乐磁带《兔和虎》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表现兔子

高兴、惊慌的图及空白图1张,排列一排,激发幼儿参与讲述的兴趣。

提问:(指图1图4)这两只兔子怎么啦?为什么先是慌慌张张的,后来又高高兴兴的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出示图图(一),遮去老虎和大象

1、引导幼儿根据背景判断: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三只小兔玩得怎样?

3、幼儿讲述,师小结

三、出示图(一)的虎

1、先播放老虎叫的声音,后出示图(一)的虎。

师:谁出现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准备吃小兔了,它是怎么做的?(学习词:猛扑过去,边说边做动作。)

师:看到这么凶狠的老虎来了,小兔子怎么办?(学习词:撒腿就跑、又蹦又跳)

2、幼儿讲述,师小结。

四、幼儿分组自由猜想小兔得救过程。

过渡语:这么凶狠的老虎来了,你们帮忙小兔子想想看,它们在路上会碰到谁?它是怎么救小兔的?

五、出示图(一)中的大象

>过渡语:你们猜得到底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图里是谁来帮助小兔的。

1、提问:(1)三只小兔快速地跑到河边,看见了谁?小兔们会对它怎么说? (2)你们来猜猜大象是怎么帮助小兔的?它会怎么说?(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图二,幼儿完整讲述图一、图二。

六、出示图(三)

过渡语:大象会用什么办法对付老虎?最后老虎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三。引导: 老虎逃跑了,小兔和大象心情怎么样?

七、幼儿自由或结伴完整讲述三幅图,集体请个别幼儿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师引导其他幼儿分析不同之处。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八、请幼儿给故事命名。

活动延伸:

讨论: 如果你发现别人遇到危险、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大象救兔子》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