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课题
大道之行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法
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的能力。
②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熟练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这些科目是你们中考必须要考的,那么你们有谁知道古时候那些考生要考上举人、状元,他们和你们一样必考的科目是哪些,请问有谁知道?(让学生踊跃回答)
是“四书五经”。我们今天上的〈大道之行也〉是选自〈礼记〉。而〈礼记〉就是“五经”之一。(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解一)
我们刚学过《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然而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礼记〉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全班朗读课文,老师解释文中重点文言字词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因此。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外户而不闭(从外面)
l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三、全班再次朗读课文。
四、请三位同学分别翻译课文,老师帮助概括、总结。
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养----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句。
(同学们,本文的层次划分就是按照上面三位同学的翻译,划分的。)
五、请同学回答
⑴、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大道”“大同”的各指什么意思?
(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
3]怎样实施“大道”,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⑶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有分,女有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六、全班再次朗读课文
七、探究讨论问题:“大同”社会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形态)为依据的,是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而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虽然不能实现,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八课堂小结
1.“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而加倍努力吧!
九、作业:
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②背诵并默写全文
③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此处隐藏9500个字……加上文中所述的理想社会和现在的生活差别太大,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困难。
对字词的理解和识记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1【教学目的】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3、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⑴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⑵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⑶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七、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也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文档为doc格式